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JY048号《关于加强对于民营企业政策扶持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4-08-15 11:31 字号:

尊敬的刘丽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民营企业政策扶持的关注。现就《关于加强对于民营企业政策扶持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惠企,增强发展动能

(一)加大财政支持。一是集中财力支持实体。2023年,市级财政安排2亿元扶持资金,及时兑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政策,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在产业培育、数字赋能、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引导作用。二是深入推进绩效管理。选取14家单位17个项目和10个部门,开展涉企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提高了资金投入质量和效益。三是及时追加项目资金。梳理应兑项目资金,排出兑付计划,通过指标调剂、追加预算等方式,分期分批兑付。2023年,通过追加预算,兑付第二批制造业奖补资金1671万元,知识产权和标准化奖补资金499万元,商业流通企业奖补资金606万元等,确保了惠企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

(二)推动政策落实。一是政策发布汇集“一个平台”。实时汇集各部门、各县区出台的惠企政策,并在“皖企通”统一录入发布。截至目前,全市共上线惠企政策843条,其中“免申即享”政策658条、占比78%。二是惠企政策聚焦“一张清单”。每年第一季度对《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清理低效无效政策,推进政策最优化。目前,清单包含支持现代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政策共六大类58项。三是资金兑现优推“免申即享”。扩大“免申即享”覆盖面,将资金兑现流程优化为3个环节,完成一网惠企“免申即享”平台与“皖企通”、省财政厅涉企系统、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四网融合。2023年,共兑现“免申即享”资金14767.03万元,惠及企业798家;今年以来兑现“免申即享”资金2749.85万元,惠及企业253家。

(三)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一是实施梯度培育。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长一批、壮大一批”的原则,分层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其中专精特新入库企业72家,“小巨人”入库企业27家。2023年,全市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3家,增长47.3%,居全省第8位,累计达到165家;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家。二是开展专项辅导。举办专精特新及优质中小企业专题培训9场,726户企业参加培训。面向68家优质中小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专项辅导,帮助企业逐项解决培育发展及申报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在产业扶持清单中明确对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企业、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70%至100%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并加大项目建设扶持力度,对技改新购设备补贴上浮10%至20%。2023年,全市累计兑现专精特新企业奖补资金6865.1万元。

(四)支持企业创新。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兑现2023年科技创新政策项目资金2390.85万元,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17个(含揭榜挂帅项目2个),“煤化工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5个项目获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立项。市科技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组建2亿元天使基金,定位“投早投小投科技”,为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完善创新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年获批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等院所战略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鲲鹏计划”校地合作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安徽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淮北分中心揭牌。促进成果转化,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315项,登记科技成果621个,完成吸纳技术成交额183.29亿元,同比增长200.7%。

二、强化要素助企,提振发展信心

(一)缓解融资难题。一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2023年,全市制造业贷款增长72.3%,居全省第1位;科技企业贷款增长38.7%,居全省第2位;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28.9%,居全省第4位。二是强化融资担保增信。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措施,引导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维持不高于1%的担保费率,2023年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46.16亿元。三是积极推进无还本续贷和权利质押贷款业务。2023年以来,金融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88.91亿元,缓解了企业贷款到期后的现金流压力。向金融机构推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金融机构累计为105户次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54亿元。四是持续推广“人才贷”业务。设立风险补偿资金,建立企业库,向金融机构推送人才创业类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613户,77户次企业获得“人才贷”3.13亿元,缓解了抵质押物不足问题。

(二)完善基础配套。一是优化园区规划布局。临涣化工园区按照《安徽省化工园区扩区认定办法》,高水平推进“封闭运行”,加快实施村庄搬迁,成功扩区4.05平方公里,破解了发展空间不足、项目落地受限的瓶颈,形成了南北联动开发新格局。相山开发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第一期(凤冠路北)约2000亩土地,已获省政府批复。二是加快园区配套建设。濉溪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总投资约5.07亿元,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市高新区投资2.6亿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及其配套设施一期、二期工程。烈山开发区6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主体已完工。杜集开发区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燃气支线等10个项目建设。相山开发区新建污水管网1.3公里,供水管网8.5公里,职工宿舍338套,信息产业园公交首末站建成并移交至市公交公司。临涣化工园区对接供水公司简化接水流程,提高接水效率,协助盈德、奕益等项目高效完成自来水接入,协调威士顿项目地块供水管道迁改。全市各园区要素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强用气保障。一是调整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由采暖季4.62元/立方米降为淡季4.33元/立方米,每立方米降低0.29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1147万元。及时核算并公布采暖季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使用气企业有计划合理地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保障用气企业利益。二是加快推进天然气第二气源管网建设。凤阳-宿州-淮北-徐州天然气管道项目土地预审和规划选址已取得省自然资源厅的批复。省能源局已启动项目核准程序,项目单位正在编制项目申请报告,争取6月底前取得项目核准批复。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我市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

三、强化服务帮企,优化发展环境

(一)规范监督检查。一是建立检查备案制度。印发《淮北市入企检查备案制度(试行)》,严禁未备案、超时限、超范围检查,相关备案表每月5日前汇总至市营商环境办。入企检查备案制试行两个月以来,全市共35家单位开展入企检查备案473次,推动入企检查更加规范。二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出台《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具体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6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17项具体工作举措,44条主要措施。三是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全面推行不予处罚清单,2023年全年共办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案件701件,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减轻负担516.73万元。

(二)维护合法权益。一是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工作专项行动。印发《关于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办理省级为企服务平台交办事项6件,推动公共政策未兑现、行政协议未履行情况57条全部兑现。二是完善政府履约监管机制。建立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查监督工作机制,先后发送提醒清单2个,实行动态跟踪督办。与检察机关建立定期移送线索机制,督促推进落实重要线索5条。公共政策兑现履约践诺信息全量共享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形成政务信用记录。

(三)提升服务效率。一是贯彻落实《淮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听取企业诉求,帮助解决问题。依托“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等平台,办结企业诉求2304个,办结率达99.8%。选聘40名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官”,进一步畅通政府、企业、社会沟通渠道,构建良性互动营商环境监督机制。二是建立常态包保服务机制。建立市委常委和市人大、政协主要领导联系服务110家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机制,规上工业企业包保服务全覆盖,及时掌握和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印发《淮北市“千名干部进千企”常态服务机制实施方案》,实行市、县(区)、开发区、镇(街道)多级联动,全面提升为企服务质效。三是推进企业服务平台建设。成立淮北市企业服务中心,全力打造企业诉求平台、要素对接平台、政策宣传申报平台。围绕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等专题服务企业118家次;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培训会12场次,培训企业900余家;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提供产学研、原材料采购等服务;发布人才招聘信息404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民营办

联系人:杜文明

联系电话:0561-319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