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JY023号《关于更好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9-04 10:23 字号:

路明代表:

您关于更好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收到,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聚焦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皖北四大产业定位,聚焦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制造及其他新材料(高岭土)四大优势产业,精准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努力打造淮北特色产业“名片”。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印发2025年淮北市推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成立四大优势产业工作专班。市领导任专班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中心各负责一个工作专班。工作专班组长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专班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困难问题;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听取优势产业专班工作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二是发挥国企带动作用。修订《淮北市市属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管理办法》,注重加大科技创新考核激励力度,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淮北市市属企业基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引导产业基金重点投向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鼓励国有资本成为“耐心资本”,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市产投集团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设立产业基金,招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落地;成立天使基金,专注“投早投小投科技”,目前储备优质项目11个,7个项目开展尽调工作。

三是发挥主导产业优势。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集群,濉溪经开区先后获评国家火炬特色基地、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第二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规上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企业69家,2024年总产值230亿元。现有上游再生铝及陶铝企业8家,主要布局在濉溪县和市高新区;中游聚集了挤压、轧制、铸造等企业14家,主要布局在濉溪县和市高新区;下游汇聚了新能源电池托盘、活塞、电动车开关组合、门窗幕墙、汽车零部件等企业47家。

四是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坚持科技第一生产力,积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速构建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印发实施《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重点举措的通知》等7项规范性文件,持续完善管理制度,全力支持金岩新材料在传统高岭土产业基础上,创新研发新型精铸、耐火等材料,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达47家,新建企业孵化器3家,落地服务机构3个。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0项。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挂牌成立并实体化运营,招收博士17人、硕士46人,合作高校12家、企业12家。

下一步,我市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合理产业布局,构建发展新赛道、竞争新优势,加快推进淮北市产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市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