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JY0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骚扰电话整治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9-04 10:30 字号:

尊敬的周宗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骚扰电话整治的建议 》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中:“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共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电信诈骗、骚扰电话整治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贯彻实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治各项措施,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市政府牵头成立淮北市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明确42家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形成打击合力,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骚扰电话等违法违规行为,每季度通报打击治理成效。下一步,我市将积极协调通信运营商设立骚扰电话举报奖励机制,探索依托投诉举报获取话费、月度累计举报骚扰电话排名进行奖励等方式,建立健全投诉反馈机制,激发公共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骚扰行为的良好氛围。

二、关于建议中:“强化技术手段,推动源头治理”。

一是加强对通信企业的协调指导。积极依托市通信发展办公室,要求各通信运营商制定骚扰电话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到人,提升团队工作效率和防骚然工作技能,明确防骚扰电话发生率工作目标,对工作执行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和考核。

二是对新入网用户进行严格审查。按照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实施规范》要求,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强“前端管控+后端稽核”能力,有效保障电话实名登记100%合规落地。同时保证所有客户入网时严格审核客户资质,对非党政军和国有单位客户进行现场考察,对有广告骚扰嫌疑或资质较低的客户严禁入网。

三是指导通信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骚扰电话识别和拦截能力。各运营商严格按照实名制要求,强化异常用户监测,依托大数据平台等手段,对新入网客户100%进行风险诊断操作。2024年累计关停高风险卡6.7万余张,涉案手机卡较上年度下降48%。

四是加强技术创新手段。利用AI智能外呼平台,对通话异常的用户进行AI外呼,及时了解通话异常的号码是否存在风险,目前上线一个月已监测出25个号码,并进行停机。上线短彩信巡检异常用户监控模型,目前已监测出8个用户,并进行停机。

五是深化反诈系统预警拦截。依托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和省厅预警系统,对疑似诈骗、高频骚扰电话进行实时监测、深度分析和精准识别,系统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电话、APP推送等方式,第一时间向潜在受害人发出警示。

三、关于建议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一是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物联网卡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做好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入网环节实名制审核工作,做好人证一致性校验,落实入网“三问”“三查”“三注意”,强化电话用户入网环节风险提醒和责任告知。

二是加强运营商渠道管理。所有合作渠道签订《社会渠道电话用户实名登记责任承诺书》,明确相关要求和责任。强化问责处理,严格按照“谁开卡、谁负责”的原则,对产生骚扰、诈骗号码的渠道进行约谈、处罚,落实渠道主体责任。

三是强化工作对接,确保警企联动。积极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反诈工作对接,充分利用省公司反诈大数据监测等相关平台,进行诈骗、骚扰电话信息研判,判定为可疑线索后,及时向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报送,提高打击成效。

四是精准关闭境外来电风险。针对部分长期无正当境外通联需求、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本地手机号码,依据通信管理规范及大数据分析结果,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对近两年来无任何境外通话或短信记录的手机号码,批量关闭其接听境外来电800万户。此举有效压缩了诈骗分子利用本地号码伪装境外来电实施诈骗、骚扰电话的空间。

五是加强本地黑灰产线索封堵。加强与通信运营商协同联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监测发现、群众举报及办案挖掘出的涉及本地号卡开户、转售、违规使用等黑灰产线索,迅速核查、果断处置,即时封堵关停,上半年共计封停涉案电话卡400余张。今年以来通过技术追踪、情报研判、落地核查等手段,持续开展GOIP、VOIP犯罪打击行动,深挖并捣毁架设、使用GOIP、VOIP设备的本地及流窜犯罪团伙6个,抓获作案人员71人,坚决斩断为骚扰诈骗电话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链条。

四、关于建议中:“强化宣传培训,鼓励全民防范”。

一是专题片制作稳步推进。目前,专题宣传片策划完成,已进入前期拍摄阶段,将以故事化手法,通过接听骚扰电话,看清如何诈骗步骤,深入分析骚扰电话的运作模式,通过专业解读帮助观众更清晰地认识其本质,从而提高认知度和警惕性。专题片制作完成后将在收视率高的《说办就办》栏目播出,预计播出时间将在7月下旬。

二是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各通信运营商线下营业网点显示大屏、电子屏等方式进行反诈、防骚扰宣传,累计宣传人次达2万人;通过开学季深入高校一线开展反诈宣传,上半年累计宣传高校师生超过4万人次;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开展反诈宣传,累计推送反诈宣传信息110余次,覆盖人群超过180万人。

三是加强通信企业员工内部培训。要求通信运营商对内开展一线人员骚扰诈骗防范培训。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提高员工法律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同时开展反诈法考试,检验学习效果。通过反诈法、警示案例教育、全流程安全管控手册等学习,进一步提升一线员工的识别和防范骚扰电话的能力,从入网源头做好管控。今年1-6月份,已开展专项培训6次,1100余名通信企业员工参加。

尊敬的周宗民代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电诈、骚扰电话整治工作,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全力打好骚扰电话整治攻坚战,同时骚扰电话整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下一步,市工信局进一步加强对通信运营商的指导,协调各方资源,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公众对骚扰电话和网络推销行为的认识和警惕性,逐步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反电话骚扰、诈骗的浓厚氛围。

办复类别:A类

联系单位:淮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产业信息化科

联系人:李方一

联系电话:1317011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