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市第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JY046号《关于加快推进淮北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王昌岭代表:
您关于加快推进淮北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建议收到,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做好产业转型文章,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一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定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2024年,全市实施煤电、纺织、食品等领域技术改造项目150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4%,居全省第9位。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率为79.69%,居全省第3位。2024年,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陶铝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2.4%和4.6%。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修订出台《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在技术改造项目、机器人购置、内网改造、绿色改造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最高补助金额600万元。截至目前,争取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15个,资金总额1.5亿元;争取制造强省政策示范项目、贷款贴息等资金1.3亿元,兑现市级项目资金1.8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扩产扩能、改造升级等。
三是内生动力持续释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淮北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实体化运行,建成各级科技创新平台122个。淮北工业互联网创新推广中心建成运营,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省第5位。围绕重点产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0项,获批省级科技项目5项、省科学技术奖9项。
四是持续构建人才矩阵。设立“淮北人才日”,新建博士后工作站4个,引进高层次团队10个,累计发放“人才贷”4.62亿元,带动技术合同成交额173.55亿元,增长66%。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协同创新,目前在淮科技合作院士8人、国家杰青2人,1314名科技人员参与研发活动,为企业选派首批省级“科技副总”21名。加强与本地职业院校的合作,定向培养技术工人,缓解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五是加强产业供需对接。印发淮北市规上工业企业产需信息汇编,条目式列出企业产品、原料、销售方向、联系人等关键信息,便于市内企业互相对接。同时,采取“1对1”“1对N”、“N对N”等不同形式组织供需对接会,今年上半年累计组织对接会超20场,效果显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组织企业参加行业座谈会、展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
下一步,我市将在强化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引领、厚植产业优势、聚焦育企强企、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淮北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