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淮北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0135号提案《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端装备制造推动淮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办理情况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发布时间:2025-09-09 09:23 字号:

民进市委会:

您关于新质生产力赋能高端装备制造,推动淮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到,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淮北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一手抓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手抓包括装备制造在内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构建含金量更高、含新量更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16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7家,占比均超过50%。

一是统筹产业政策。202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专门针对“政出多门、政策打架”的问题,责成财政局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全市统一的产业扶持政策清单,涵盖一二三产,明确政策内容和兑现部门,实现产业政策一张网。同时,根据具体情况,修订完善政策清单,便于广大民营企业对标参考。

二是加大政策奖励。每年年后召开新春第一会,对在促进淮北社会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中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给与适当地表彰和奖励。包括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纳税二十强、制造业二十强、科技创新类十强等。其中安徽矿机、康迪纳电力、林光钻探等装备制造企业获得殊荣。关于配套奖励的问题,当前,市级政策遵循的是错位支持,即凡是国家、省级支持的项目,本级不予重复支持;凡是本级其他部门支持的项目,不予重复支持。

三是支持创新平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科学布局建设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0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安徽相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消防机器人系统与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4家,其中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2家、市重点实验室1家(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环保装备智能化淮北市重点实验室)、市级产业研究院1家(安徽省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淮北市煤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研究院)。

四是加速汇聚人才。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淮北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集聚高层次人才,引导我市高端装备企业开展5项校企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项目金额总计2000余万元。2024年我市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研究生4人;合众机械聘用安徽理工大学顾成杰、王兆国两位老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认定安徽路特威智能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技术公司为淮北市“人才飞地”。

下一步,我市将通过资金支持、研发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淮北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贯彻落实助企政策。贯彻落实《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重点在技术改造项目、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引导传统的装备制造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帮助企业争取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资金支持。

二是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落实《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重点举措》,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对接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行业强校,为我市高端装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合作圈。支持企业参加“双创汇”“科交会”等大型活动,推动更多科技资源向企业汇聚。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提升行动,引导高端装备企业建设更多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三是持续加强人才引育。进一步落实《淮北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支持高端装备企业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推进安徽高等研究院淮北分院实体化运行,组织开展企业进高校、高校入企业“双向奔赴”活动。支持优质企业联合沪苏浙高校院所等共建“人才飞地”、研发平台,建立研发在外、转化在淮的互惠互利合作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淮北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